第四百六十七章六總督會宴(上)
關燈
小
中
大
第四百六十七章 六總督會宴(上)
“承蒙部堂厚愛,陶澍感激不盡。部堂主政四川,清積盜、減租稅以備都江堰之用,更兼興修文翁石室,造福後學,如此治行,下官尚需向部堂勤加求教才是。只是部堂,下官有句話,還是想和部堂說一聲的,部堂這次北上入朝,若是要去見幾位樞臣,可要謹慎行事啊。”看來陶澍確也是誠懇之人,一邊謝過蔣攸铦提拔,一邊也擔心起蔣攸铦北上一事來。
“樞臣……”蔣攸铦自然清楚陶澍所言,這時只有四名軍機大臣,其中戴均元入軍機處時間不長,僅因老成持重而參決其間,文孚只是二品侍郎,資歷不足,所以所謂“樞臣”,其實也就是托津和盧蔭溥二人了。想到這裏,念著陶澍畢竟出京尚不足一年,或許對京中之事多有了解,也向他問道:“雲汀所言謹慎,竟是何意?”
“部堂,陶澍在京城做官時間不短了,尤其是這一兩年,京中有些事,還是看得出來的。”陶澍也向蔣攸铦解釋道:“我先前做禦史,也和許多京中文人,翰林察院同道一般,以為直省之弊,在於督撫多不稱職,可如今數年,督撫大半皆是有能名之人,若是如今的督撫不稱職,那還有何人可用呢?而且這半年我做了道員,卻也發現,民間生齒日繁,所以各處的訟案、府縣衙門的差使,自然而然地就比以前多了許多,朝廷賦稅錢糧,大體乃是定制,久而久之,自然也就入不敷出了。可京中樞臣,卻不顧直省現實,但凡有不盡如人意之處,便要說直省督撫因循廢弛,累得皇上屢屢下詔斥責,有些事,原本咱們能自己辦好的,一經樞臣催促,難免會有問題。尤其是這一兩年來,皇上春秋日富,有些事卻也……去年貶黜松筠大人出京,不瞞部堂,京中讀書人大多是為松大人鳴不平的啊?”
蔣攸铦自然清楚陶澍心意,嘉慶畢竟已經年過六旬,精力和判斷力也早已不如從前,雖說大體上仍能維持下來,可具體到部分事宜之上,難免便會出錯。這時一旦托津、盧蔭溥在軍機處固執己見,必然會對各省督撫極為不利。想到這裏,蔣攸铦也對陶澍勸慰道:“雲汀,這些我都清楚了,你只把四川這些事辦好,我就放心了。至於朝廷之內,雖說托津如今已是領班軍機,可我歷任督撫十餘年,憑我這些勳績,皇上也總要給我個面子吧?更何況,這次入朝的,還有伯麟伯中堂、阮元阮總制、孫玉庭孫總制這幾位呢,這些總督前後歷任封疆,也都有十多年了,皇上還是能信得過的。再說了,四川本來也沒什麽欠稅,皇上就算責難一二大臣,也責難不到咱們頭上啊?”
陶澍見蔣攸铦已有準備,也漸漸放心下來,蔣攸铦這邊案件交接完畢,便也從成都出發,一路入京去了。看來這時隨著嘉慶六旬萬壽臨近,各省督撫也自然多了些心思。
只是京城之中的樞臣們,果然便可以淩駕於督撫之上嗎?
這一日圓明園值房之內,又是只有托津和盧蔭溥兩人當值,這時二人正在處理的是一疊刑案,其中不乏失職官員之事,托津看著其中一冊文卷,對盧蔭溥道:“盧宮保,你且過來看看,這個工部主事潘恭辰侵吞公帑的案子,咱們擬定刑罰,應該如何來擬啊?依我之見,這潘恭辰在工部之時,工部確實有幾筆賬如卷內所言不清不楚,又有多名吏員聲稱,潘恭辰平日生性猥瑣,不與他人交集,這樣看來,他侵盜公帑是大有可能!不如,咱們就議定抄家吧,抄了家以後,視家產情況,判他遣戍伊犁或者齊齊哈爾,如何?”
“托中堂,這……”盧蔭溥也接過那本案卷,草草看了一遍,對托津道:“托中堂,這件案子是我和刑部尚書韓大人一起審的,依我看來,其中疑點頗多,是以韓大人當時沒有下發判決,而是送到了皇上這裏請求再議。至於潘恭辰家產,韓大人雖然沒有請皇上去查,可私下裏也調查過,那潘恭辰家境其實貧寒,平日支取十幾兩銀子都要猶豫許久。韓大人從來精於斷案,我想是不會冤枉他的啊?”
“盧宮保,就那韓崶幾句花言巧語,你就信了?”托津似乎對於韓崶非常不屑,向盧蔭溥斥道:“對,世人都說他韓崶是國朝第一大司寇,所以你聽了他這番話,自己心裏就沒主見了是不是?當年那彥成的案子,若是他最後不偏袒那彥成,皇上早就聽從我的建議了,哪裏容得他那彥成今日又翻了身,又回了翰林院?!你當時就應該力稱這潘恭辰有罪,然後嚴斥於他,你卻是為何不僅不敢與他相抗,還這般糊塗,讓我也聽你的話?!我明白了,你這是怕了,你以為咱們兩個平日斷案從嚴,已經得罪了不少人了,所以你不敢再得罪這一個小小主事了,想著收買人心了,是不是?我可告訴你,皇上最恨的就是這等監守自盜之輩,若是你為他求情,皇上卻將他遣戍了,那時候你可別怪我沒提醒你,以後在皇上面前,你就永遠也別想擡起頭了!”
“托中堂,這潘恭辰不能如此輕言有罪!”不想盧蔭溥被托津這樣一番訓斥,竟也忍耐不住,向托津辯道:“第一,這潘恭辰私吞公帑,目前證據不足,他自己不肯承認,又沒有抄家,怎麽能因為工部賬目蒙混,就說問題都出在他潘恭辰身上?第二,這潘恭辰之前也曾向皇上進言,說工部多有陋規,希望皇上整治,這一整治下來,最吃虧的人是誰,不是那其他吏員嗎?所以他們合夥誣陷潘主事,這也說得通啊?第三,我親審他之時,便發現他言語確實樸實,同僚之事,或許他真的就沒有想那麽多,這又有何不可呢?當年……當年我不也是從他那個位置一年年熬過來的嗎?托中堂,您知遇之恩,盧蔭溥萬死難報,可如今托中堂想要去嚴刑懲處一個與我相似之人,竟又沒有半分實證,您自己說說,難道我眼看這樣的案子就要發生,我還能無動於衷嗎?”
“托中堂,我知道,之前在盛京那一番話,你始終記著呢。這樣說也沒錯,凡事一律從嚴處斷,確實容易得罪其他同僚,但咱們之前辦案從嚴,那是因為他們確實有罪,但如今呢?就因為皇上從來痛恨下臣貪瀆,咱們就要把一個查無實據的主事送到邊疆去嗎?若是那樣,那咱們不就落了口實嗎?日後只要有個萬一,那些被咱們得罪的人再來收拾咱們,不就成了天經地義的事了嗎?”
“喲,盧宮保說的不錯嘛?果然是考進士考出來的啊?”托津也對盧蔭溥冷笑道:“你說咱們之前嚴辦的人都是確實有罪,那劉鳳誥呢?按你今日的做法,你應該力主劉鳳誥無罪才是啊?我可告訴你,十年了,劉鳳誥回來了啊?”
“托中堂,劉鳳誥當時無論如何,失察總是免不了的,今日這潘恭辰呢?他連個失察都算不上,咱們要如何為他定罪?”可是話雖如此,盧蔭溥回想著當年加重劉鳳誥罪名一事,心中卻也有些擔憂,不覺對托津道:“托中堂,咱們已經走到了這條路上,我也知道,咱們回不了頭了。可即便如此,若是咱們本身立得正,就算日後真有那一日,外人又能把你我怎樣?托中堂,咱們兩個今年都過了六十了,眼看著皇上也……這以後的事,你不能沒有打算啊?就算我為了報當年知遇之恩,這些話,我也應該再提醒你一次的。”
“盧宮保……你說的也有道理啊……”托津想著盧蔭溥之言,自然已經漸漸清楚,更何況就在這一年,綿忻的封王已經讓八旗之中傳言四起,最為激進的一種便是嘉慶已經知道自己年邁,又不想再立綿寧,便即選了綿忻作為後繼之人準備加以培養,而無論綿寧和綿忻,都與托津交往不多。也就是說,一旦嘉慶真的有個萬一,托津就要面對一個完全不同於嘉慶的新君,若是到時候果然有人上言其濫行冤獄,那自己下場又會如何?是以到了這時,托津對於日後之事,也不能不有所顧慮,便繼續對盧蔭溥道:“既然如此,咱們這次擬定判決,便按證據不足結案吧。但這一次是他潘恭辰確實並無實據,卻不是我們故意放過了他,這一點,咱們也是要清楚的。”
“那我也謝過托中堂了。”盧蔭溥當即對托津拜謝道。
此後潘恭辰一案在嘉慶之處議決,嘉慶也認為僅憑吏員空口出言,不足以對潘恭辰定罪,便即以無罪結案,並未對潘恭辰加以懲處。但即便如此,托津和盧蔭溥決獄嚴刻之名,卻也一時不能盡除,京城之中,早有不少流言為之煽風點火,稱托津與英和,軍機處與朝官督撫,已是勢同水火,而嘉慶這一次詔督撫入朝,就是想要改組軍機處,同時安排後嗣之事。
當然,入京路上的阮元一行,尚不知如此風言風語,九月之末,阮元和孔璐華終於抵達京城,也再一次暫時在衍聖公府入住。只過了兩日,嘉慶便即傳來口諭,讓阮元前往圓明園赴宴,而一同入園的朝中大臣,還包括同樣已經抵達京城的方受疇、孫玉庭、蔣攸铦、黎世序和伯麟五人,六大總督一並進入圓明園赴宴,自是不得多見之事。
而這一日的飲宴陳設,也一如元日之後的群臣內宴,菜肴甚是豐盛。六名總督看著嘉慶這次意外的賜宴,一時也是又驚又喜,激動不已,過了半晌,竟是無一人願意主動用餐。
“好啦,你等好不容易入京一次,何必如此緊張呢?”嘉慶看著一同前來赴宴的六名總督,也對六人笑道:“今日之宴,你等就不要謙辭了,朕想來每年元日之後的群臣宴,你等總是不在京中,好像……你們都沒參與過是嗎?那你們還客氣什麽,今日這次宴席,就算是朕給欠你們的,給你們補上,如此你等該放心了吧?”
嘉慶所言正月群臣宴,其實久已有之,但嘉慶七年之前,這種群臣宴只有滿蒙八旗高官可以參與,直到嘉慶之時,方才準許京城一品漢官,各部漢侍郎入宮賜宴。是以在座四名漢民總督之前都沒有參與過群臣宴,蔣攸铦和伯麟出京時資歷不足,即便是八旗出身,卻也未能參與,所以嘉慶之言其實沒錯。而嘉慶說到最後,兩江總督孫玉庭見嘉慶如此親和,也不覺淚流滿面,對嘉慶叩謝道:“皇上,臣總督兩江無狀,皇上不棄於臣,依然再次為臣等賜宴,臣日後定當為大清國肝腦塗地,以保大清太平!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“承蒙部堂厚愛,陶澍感激不盡。部堂主政四川,清積盜、減租稅以備都江堰之用,更兼興修文翁石室,造福後學,如此治行,下官尚需向部堂勤加求教才是。只是部堂,下官有句話,還是想和部堂說一聲的,部堂這次北上入朝,若是要去見幾位樞臣,可要謹慎行事啊。”看來陶澍確也是誠懇之人,一邊謝過蔣攸铦提拔,一邊也擔心起蔣攸铦北上一事來。
“樞臣……”蔣攸铦自然清楚陶澍所言,這時只有四名軍機大臣,其中戴均元入軍機處時間不長,僅因老成持重而參決其間,文孚只是二品侍郎,資歷不足,所以所謂“樞臣”,其實也就是托津和盧蔭溥二人了。想到這裏,念著陶澍畢竟出京尚不足一年,或許對京中之事多有了解,也向他問道:“雲汀所言謹慎,竟是何意?”
“部堂,陶澍在京城做官時間不短了,尤其是這一兩年,京中有些事,還是看得出來的。”陶澍也向蔣攸铦解釋道:“我先前做禦史,也和許多京中文人,翰林察院同道一般,以為直省之弊,在於督撫多不稱職,可如今數年,督撫大半皆是有能名之人,若是如今的督撫不稱職,那還有何人可用呢?而且這半年我做了道員,卻也發現,民間生齒日繁,所以各處的訟案、府縣衙門的差使,自然而然地就比以前多了許多,朝廷賦稅錢糧,大體乃是定制,久而久之,自然也就入不敷出了。可京中樞臣,卻不顧直省現實,但凡有不盡如人意之處,便要說直省督撫因循廢弛,累得皇上屢屢下詔斥責,有些事,原本咱們能自己辦好的,一經樞臣催促,難免會有問題。尤其是這一兩年來,皇上春秋日富,有些事卻也……去年貶黜松筠大人出京,不瞞部堂,京中讀書人大多是為松大人鳴不平的啊?”
蔣攸铦自然清楚陶澍心意,嘉慶畢竟已經年過六旬,精力和判斷力也早已不如從前,雖說大體上仍能維持下來,可具體到部分事宜之上,難免便會出錯。這時一旦托津、盧蔭溥在軍機處固執己見,必然會對各省督撫極為不利。想到這裏,蔣攸铦也對陶澍勸慰道:“雲汀,這些我都清楚了,你只把四川這些事辦好,我就放心了。至於朝廷之內,雖說托津如今已是領班軍機,可我歷任督撫十餘年,憑我這些勳績,皇上也總要給我個面子吧?更何況,這次入朝的,還有伯麟伯中堂、阮元阮總制、孫玉庭孫總制這幾位呢,這些總督前後歷任封疆,也都有十多年了,皇上還是能信得過的。再說了,四川本來也沒什麽欠稅,皇上就算責難一二大臣,也責難不到咱們頭上啊?”
陶澍見蔣攸铦已有準備,也漸漸放心下來,蔣攸铦這邊案件交接完畢,便也從成都出發,一路入京去了。看來這時隨著嘉慶六旬萬壽臨近,各省督撫也自然多了些心思。
只是京城之中的樞臣們,果然便可以淩駕於督撫之上嗎?
這一日圓明園值房之內,又是只有托津和盧蔭溥兩人當值,這時二人正在處理的是一疊刑案,其中不乏失職官員之事,托津看著其中一冊文卷,對盧蔭溥道:“盧宮保,你且過來看看,這個工部主事潘恭辰侵吞公帑的案子,咱們擬定刑罰,應該如何來擬啊?依我之見,這潘恭辰在工部之時,工部確實有幾筆賬如卷內所言不清不楚,又有多名吏員聲稱,潘恭辰平日生性猥瑣,不與他人交集,這樣看來,他侵盜公帑是大有可能!不如,咱們就議定抄家吧,抄了家以後,視家產情況,判他遣戍伊犁或者齊齊哈爾,如何?”
“托中堂,這……”盧蔭溥也接過那本案卷,草草看了一遍,對托津道:“托中堂,這件案子是我和刑部尚書韓大人一起審的,依我看來,其中疑點頗多,是以韓大人當時沒有下發判決,而是送到了皇上這裏請求再議。至於潘恭辰家產,韓大人雖然沒有請皇上去查,可私下裏也調查過,那潘恭辰家境其實貧寒,平日支取十幾兩銀子都要猶豫許久。韓大人從來精於斷案,我想是不會冤枉他的啊?”
“盧宮保,就那韓崶幾句花言巧語,你就信了?”托津似乎對於韓崶非常不屑,向盧蔭溥斥道:“對,世人都說他韓崶是國朝第一大司寇,所以你聽了他這番話,自己心裏就沒主見了是不是?當年那彥成的案子,若是他最後不偏袒那彥成,皇上早就聽從我的建議了,哪裏容得他那彥成今日又翻了身,又回了翰林院?!你當時就應該力稱這潘恭辰有罪,然後嚴斥於他,你卻是為何不僅不敢與他相抗,還這般糊塗,讓我也聽你的話?!我明白了,你這是怕了,你以為咱們兩個平日斷案從嚴,已經得罪了不少人了,所以你不敢再得罪這一個小小主事了,想著收買人心了,是不是?我可告訴你,皇上最恨的就是這等監守自盜之輩,若是你為他求情,皇上卻將他遣戍了,那時候你可別怪我沒提醒你,以後在皇上面前,你就永遠也別想擡起頭了!”
“托中堂,這潘恭辰不能如此輕言有罪!”不想盧蔭溥被托津這樣一番訓斥,竟也忍耐不住,向托津辯道:“第一,這潘恭辰私吞公帑,目前證據不足,他自己不肯承認,又沒有抄家,怎麽能因為工部賬目蒙混,就說問題都出在他潘恭辰身上?第二,這潘恭辰之前也曾向皇上進言,說工部多有陋規,希望皇上整治,這一整治下來,最吃虧的人是誰,不是那其他吏員嗎?所以他們合夥誣陷潘主事,這也說得通啊?第三,我親審他之時,便發現他言語確實樸實,同僚之事,或許他真的就沒有想那麽多,這又有何不可呢?當年……當年我不也是從他那個位置一年年熬過來的嗎?托中堂,您知遇之恩,盧蔭溥萬死難報,可如今托中堂想要去嚴刑懲處一個與我相似之人,竟又沒有半分實證,您自己說說,難道我眼看這樣的案子就要發生,我還能無動於衷嗎?”
“托中堂,我知道,之前在盛京那一番話,你始終記著呢。這樣說也沒錯,凡事一律從嚴處斷,確實容易得罪其他同僚,但咱們之前辦案從嚴,那是因為他們確實有罪,但如今呢?就因為皇上從來痛恨下臣貪瀆,咱們就要把一個查無實據的主事送到邊疆去嗎?若是那樣,那咱們不就落了口實嗎?日後只要有個萬一,那些被咱們得罪的人再來收拾咱們,不就成了天經地義的事了嗎?”
“喲,盧宮保說的不錯嘛?果然是考進士考出來的啊?”托津也對盧蔭溥冷笑道:“你說咱們之前嚴辦的人都是確實有罪,那劉鳳誥呢?按你今日的做法,你應該力主劉鳳誥無罪才是啊?我可告訴你,十年了,劉鳳誥回來了啊?”
“托中堂,劉鳳誥當時無論如何,失察總是免不了的,今日這潘恭辰呢?他連個失察都算不上,咱們要如何為他定罪?”可是話雖如此,盧蔭溥回想著當年加重劉鳳誥罪名一事,心中卻也有些擔憂,不覺對托津道:“托中堂,咱們已經走到了這條路上,我也知道,咱們回不了頭了。可即便如此,若是咱們本身立得正,就算日後真有那一日,外人又能把你我怎樣?托中堂,咱們兩個今年都過了六十了,眼看著皇上也……這以後的事,你不能沒有打算啊?就算我為了報當年知遇之恩,這些話,我也應該再提醒你一次的。”
“盧宮保……你說的也有道理啊……”托津想著盧蔭溥之言,自然已經漸漸清楚,更何況就在這一年,綿忻的封王已經讓八旗之中傳言四起,最為激進的一種便是嘉慶已經知道自己年邁,又不想再立綿寧,便即選了綿忻作為後繼之人準備加以培養,而無論綿寧和綿忻,都與托津交往不多。也就是說,一旦嘉慶真的有個萬一,托津就要面對一個完全不同於嘉慶的新君,若是到時候果然有人上言其濫行冤獄,那自己下場又會如何?是以到了這時,托津對於日後之事,也不能不有所顧慮,便繼續對盧蔭溥道:“既然如此,咱們這次擬定判決,便按證據不足結案吧。但這一次是他潘恭辰確實並無實據,卻不是我們故意放過了他,這一點,咱們也是要清楚的。”
“那我也謝過托中堂了。”盧蔭溥當即對托津拜謝道。
此後潘恭辰一案在嘉慶之處議決,嘉慶也認為僅憑吏員空口出言,不足以對潘恭辰定罪,便即以無罪結案,並未對潘恭辰加以懲處。但即便如此,托津和盧蔭溥決獄嚴刻之名,卻也一時不能盡除,京城之中,早有不少流言為之煽風點火,稱托津與英和,軍機處與朝官督撫,已是勢同水火,而嘉慶這一次詔督撫入朝,就是想要改組軍機處,同時安排後嗣之事。
當然,入京路上的阮元一行,尚不知如此風言風語,九月之末,阮元和孔璐華終於抵達京城,也再一次暫時在衍聖公府入住。只過了兩日,嘉慶便即傳來口諭,讓阮元前往圓明園赴宴,而一同入園的朝中大臣,還包括同樣已經抵達京城的方受疇、孫玉庭、蔣攸铦、黎世序和伯麟五人,六大總督一並進入圓明園赴宴,自是不得多見之事。
而這一日的飲宴陳設,也一如元日之後的群臣內宴,菜肴甚是豐盛。六名總督看著嘉慶這次意外的賜宴,一時也是又驚又喜,激動不已,過了半晌,竟是無一人願意主動用餐。
“好啦,你等好不容易入京一次,何必如此緊張呢?”嘉慶看著一同前來赴宴的六名總督,也對六人笑道:“今日之宴,你等就不要謙辭了,朕想來每年元日之後的群臣宴,你等總是不在京中,好像……你們都沒參與過是嗎?那你們還客氣什麽,今日這次宴席,就算是朕給欠你們的,給你們補上,如此你等該放心了吧?”
嘉慶所言正月群臣宴,其實久已有之,但嘉慶七年之前,這種群臣宴只有滿蒙八旗高官可以參與,直到嘉慶之時,方才準許京城一品漢官,各部漢侍郎入宮賜宴。是以在座四名漢民總督之前都沒有參與過群臣宴,蔣攸铦和伯麟出京時資歷不足,即便是八旗出身,卻也未能參與,所以嘉慶之言其實沒錯。而嘉慶說到最後,兩江總督孫玉庭見嘉慶如此親和,也不覺淚流滿面,對嘉慶叩謝道:“皇上,臣總督兩江無狀,皇上不棄於臣,依然再次為臣等賜宴,臣日後定當為大清國肝腦塗地,以保大清太平!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